「輔」知識+〈沉重的愛--疲於父母症候群〉/ 2018十二月號

  

   你的腦中是否曾有過「好想殺死父母」的念頭?是否有時被父母的過度干涉、控制、威權壓迫或長照壓力,讓你喘不過氣?或是想做自己卻還要遵循父母的期盼、想順著自己的生活步調走,卻被父母逼到絕境?是否會有「若沒有父母那該多好」或是「殺了這些自以為的父母」的想法?
  這並不可恥,事實上,可能有許多人和你有同樣的想法,因為這是感受到來自父母的壓力時會產生的正常想法,也代表著自己根本不想這樣做。現代少子化的社會使許多父母會將孩子視為自己的分身,而施予過多令子女難以負荷的關愛和期許,對於子女的掌控也隨之增強,使得家庭之中的爭執愈來愈多,甚至進一步使子女產生了「要是父母不在就好了」這樣的想法。
  當親情,這個在法律、心情上一輩子都無法斬斷的關係所伴隨而來的壓力,龐大到影響生活品質、甚至精神狀況時,使關係緊密的家人產生殺意這就是「疲於父母症候群」。
《好想殺死父母》一書中對此有詳細介紹。由日本醫師石藏文信所著。書中揭露子女對父母這種一生無法斬斷的親屬關係所承受的壓力,恰與公視系列影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所聚焦的題材相互呼應,探討當今扭曲的親子關係背後的複雜性和黑暗面。


半數以上的殺人案發生在家人間
  現代人生活日漸豐足,但心裡有「想殺死家人」想法的人,或在精神層面被逼到絕境,覺得「非殺死家人不可」的人,卻沒有隨之減少。更有甚者,即使不到實際犯下殺人罪行的程度,但覺得家人的存在帶給自己的負擔沉重,重到想殺死父母或孩子的人,或是受家庭問題所苦、筋疲力竭的人,確實在增加中。
  許多人因與父母間關係的問題導致筋疲力竭或身心失調,對工作和人際關係等社會生活造成不良影響。或引起家庭暴力,或蝸居在家,這種「疲於父母症候群」,正在現代社會中蔓延,而且不論男女、從孩童到年長者,橫跨的世代很廣。
  石藏文信於書中反問:「有殺死父母的念頭,很不應該嗎?」他從自身看診經驗出發,並提出 777 份(男性 411 名,女性 366 名)網路問卷調查,其結果顯示「有近 4 成的人有過『要是父母死了就好了』的念頭」,顯現這並不是個案,而且值得關注。

「我們都是為了你好」?

  有些控制欲過強、觀念扭曲的父母在子女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價值觀,甚至是結婚對象上,總是試圖全然掌控。子女人生每一個階段都全數由這樣的「有毒父母」鉅細靡遺的安排主導,並以「我們都是為你好!」「我們是關心你、愛你才做這些的!」等等類似的話語將自己的病態行為自我合理化,對子女理直氣壯地進行「情緒勒索」。這份壓得子女喘不過氣、卻也無從逃脫的愛,正是導致疲於父母症候群的一大關鍵。

  然而根據調查,大多數生活在有毒父母掌控下的子女雖然萌生過「要是父母不在就好了」這樣的想法,卻又同時希望他們的父母親能夠長命百歲。甚至若是能夠讓他們做出抉擇,他們下輩子不排斥繼續做父母的孩子。顯示這樣受有毒父母所苦的子女雖然背負莫大壓力,卻比他們自己所察覺的更加深愛著他們的父母。

  
  《好想殺死父母》一書作者石藏文信根據自身門診經驗,列舉了十點罹患疲於父母症候群患者的特徵:

1. 想在父母面前當個「好孩子」。
2. 一旦父母強烈反對,便無法貫徹自己的意見。
3. 常常視「別人想要自己做的事情」先於「自己想做的事情」。
4. 希望父母長命百歲。
5. 一定要為父母送終。
6. 覺得自己還無意離開父母。
7. 家庭和樂,永遠在一起比較理想。
8. 認為照護、看顧父母是身為子女的義務。
9. 如果父母有困擾,即使犧牲自己也必須加以幫助。
10. 父母生日或敬老節等給父母的禮物必不可少。

  石藏文信在書中表示,符合上列特徵的數目愈多,罹患「疲於父母症候群」的機率就愈高。若是發現自己的與上述特質高度符合,就有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親子與家庭關係,重新建立健康的家庭觀念。

你曾經有過「要是爸媽不在就好了」的想法,並因此感到罪惡嗎?走出這份陰影的三步驟


  對於身受有毒父母所苦的人們,石藏文信於《好想殺死父母》中整理了一些建議:

1.不需要去「原諒」父母,不和解也沒關係:

  許多罹患疲於父母症候群的子女除了父母給予的壓力外,其實更讓他們痛苦的,是那一份「想殺死父母」所產生的兩新苛責及罪惡感。因此,首先要做的便是接受自己被父母施予
的壓力緊繃地喘不過氣的事實,並學會更愛自己一點。同時學習改變自己從必需萬事迎合
父母認同的形態中解脫。

2.爭取「經濟獨立」才能「精神獨立」:

  在要求自己完全的選擇自主權之前,必須以自己是經濟獨立的個體為前提,如此才能有與父母在不斬斷親子關係保持距離的資本。讓有毒父母不再以物質及情緒為理由對自己進行勒索。

3.明確的拒絕!對父母發洩也沒關係:

  勇敢地說:「不!」,當有毒父母試圖超越界線、對你的生活進行控制時,請務必堅決的告訴他們這是你自己的事,你要自己做決定。試著哪怕一次也好,發洩你的不滿讓他們知道。告訴你的父母,只有你是你人生的主人。


結語

  在所有家庭關係中,親子問題格外難解。
  夫妻關係的問題,到頭來還有離婚一途。而若沒有進入婚姻,就根本不會有這種問題。但是,每一個人都有親子關係,這關係會持續一輩子,從自己出生開始直到父母過世為止,而且,在心情上、法律上都無法斬斷。
  無論說再多的好聽話,無論收到多少來自他人的安慰,也無法拯救苦於家庭問題的人。

  但你可以嘗試從自己的心態開始改變:

1. 承認對父母的殺意,家庭本來就是會生病的!
2. 要做的不是消極的逃避或忍耐,而是積極的面對和表達!
3. 與家人保持距離往來,尤其是孩子養到十八歲,父母的任務就結束了!
4. 不要為了家人而犧牲!把自己擺在最優先,沒有什麼不對!
5. 照護可以交給專業人員,但關懷父母是只有親人才能做到的!

  該反抗就反抗,該放手就放手吧。
  唯有你過得好,父母才會好!

附錄1: 防止自己變成「有毒父母親」


1.不能對妻子 / 丈夫或兒女暴力相向
  以暴力控制家人,是有毒父母親當中最糟糕的。否定家人人格的言語暴力,也會在家人心中留下巨大創傷。

2.別讓家人在經濟面上為你擔心
    子女在意識到家庭的經濟壓力時,可能會為了協助減輕負擔而拒絕消費,或是對向父母要錢感到可恥。當然,並非所有人都會產生此類想法,有這種想法也不是只有壞處,但子女會對家庭產生負罪感。

3.別期待子女會尊敬你
   顯示父母親的權威,在家裡表現出不可一世的樣子,只會讓兒女更加疏遠你而已。

4.認可子女的主張
  父母只能以自己所知範圍內的事情教導孩子。要是孩子成長,開始反駁父母所說的話,首先要認真傾聽孩子的主張,若你能覺得孩子的意見也有其道理,就該予以認同與尊重。

5.別期望小孩會喜歡你
  孩子成長到青春期,會開始討厭跟父母一起行動,會覺得父母「很煩」。即使去討小孩歡心,卻只會讓他們更討厭你。一般來說,這是正常而且非永遠持續的現象,因此不必太在意,若要服務家人,做到差不多的程度就可以了,之後就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吧。

6.珍惜妻子 / 丈夫
  孩子離巢之後,會回到剩下夫妻兩人共處的生活。在一生當中,跟你一起生活最久的,不是你的孩子,是你的妻子 / 丈夫。夫妻關係穩定,對孩子的成長也是正面的好事。

7.放棄「我是為孩子好」的想法
  請不要為了孩子忍耐,放棄自己想做的事情;也不要用「我都是為了你著想」的理由壓抑自己的想法,因為這樣會給孩子帶來心理負擔。

8.除孩子外,另外擁有自己有興趣的對象
  若一個父母親只關心孩子,單單把孩子當作自己的生存支柱,對孩子來說是非常辛苦的重擔。請尋找除孩子以外,自己會全心投入的事情,如工作、興趣、學習、當志工、與朋友交流等。

9. 別跟孩子商量自己的事情
請注意,絕對不是說不能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只是,請不要要求孩子扮演朋友的角色。你們在價值觀或生活經驗上會有不少差異,這會成為依存兒女與過度干涉兒女的溫床

10.不要當專職主婦,請出外工作
  父母親以專職主夫 / 婦的身分養育小孩,一天到晚都必須面對孩子。這樣一來,容易多方干涉孩子,親子雙方都容易累積壓力。若停止當專職主夫 / 婦,出外工作,在家庭以外的地方找到自己的棲身之所,便可脫離「只靠著孩子活下去」的狀態。

11.不要在孩子面前說丈夫 / 妻子的壞話
  對孩子說丈夫 / 妻子的壞話,孩子會因此抱持負面的感情,無法尊敬父親 / 母親,容易在孩子心裡種下扭曲的夫妻觀。若對配偶有所不滿,請直接向本人表達。不可以把子女捲進夫妻之間的問題。

12.不要遷怒於孩子
  心裡不爽卻遷怒在孩子身上,朝孩子發牢騷抱怨,會給孩子投注負面的感情。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尋找適合的方法釋放壓力。如果你遷怒孩子了,當下要好好向孩子道歉:「我剛剛對你發脾氣了,對不起。」

13.不管女兒兒子都盡早讓他們獨立自主
  父母常常認為,男孩子不可避免遲早要離家,卻希望把女兒留在身邊。不管女兒或兒子,都養到十八歲為止。請抱著「高中畢業就讓他們離家,獨立自主」的心態來養育他們。之後,當兒女來求助時,再伸出援手拉他們一把就好了。

參考資料

l冏星人 | 讓沉重的愛得到喘息 《好想殺死父母》 | 囧說書S2EP1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XY0cAX4YeM

l聯合影音網--疲於父母症候群 十大症狀你有哪些 ?

l疲於父母症候群子女的淚

l「要是父母不在就好了」這想法並不可恥!從親情犯罪率檢視高齡照護

l石藏文信--《好想殺死父母……》

l親子天下—石藏文信:防止自己變成「有毒父母親」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3608-%E7%9F%B3%E8%97%8F%E6%96%87%E4%BF%A1%EF%BC%9A%E9%98%B2%E6%AD%A2%E8%87%AA%E5%B7%B1%E8%AE%8A%E6%88%90%E3%80%8C%E6%9C%89%E6%AF%92%E7%88%B6%E6%AF%8D%E8%A6%AA%E3%80%8D/?page=3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