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知識+ <解離性人格疾患與思覺失調症> / 2018 四月號

由於現代社會壓力變大,所以很多心理疾病就此產生,而在這眾多心理疾病中很多人對於解離性失常和思覺失調症時常搞混分不清,下面就來介紹一下這兩種疾病和兩者之間的差異。

解離性失常

又稱「解離性人格疾患」、多重人格、人格分裂,較早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版本命名為(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 ,MPD),後來改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DID),是心理疾病的一種,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中歸類於第一軸的解離症的一種。多重人格具有超過兩個(兩個則稱為雙重人格)的人格存在,就有如「在一個身體裡住著好幾個靈魂。」
主要病徵

以下是美國DSM-5的診斷標準
1.兩個或以上的人格,每個人格具有其各自對環境的知覺、關係和想法。
2.出現失憶狀態,每天的活動、個人身分資料或是重大事件,與一般的遺忘有所差別。
3.病徵不是由物質所引起的(如酒精引起的混亂狀態)或是一般的醫療情況(如癲癇)所引致的直接心理影響。
4.必須為這些症狀感到困擾或多於一項功能(如生理、心理或社會功能)被負面影響。
5.感到被困擾與正常風俗和宗教習慣無關。


思覺失調症

舊名:精神分裂症,是一種精神科疾病,是一種持續、通常慢性的重大精神疾病,是精神病裡最嚴重的一種。病因未明,多青壯年發病,隱匿起病,主要影響的心智功能包含思考及對現實世界的感知能力,並進而影響行為及情感。臨床上表現為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面障礙以及精神活動不協調。患者一般意識清楚。
主要病徵

以下是美國DSM-5的診斷標準

1.在一個月內(或是如果成功治療病程少於一個月)出現以下2項(或更多)症狀。至少有一項必須為(1)、(2)或(3)。
(1)妄想。
(2)幻覺。
(3)胡言亂語(如經常離題或前後不連貫)。
(4)整體上混亂或僵直行為。
(5)負性症狀(如減少情緒表達或動機降低)。
2.此困擾發病以來的大部分時間,一項或更多主要領域功能-如工作、人際關係或自我照顧顯著比未發病前降低,(或當在孩童或青少年發作時,無法達到預期的人際、學業或職業功能)「如工作、人際關係或自我照顧」。
3.此困擾的徵兆至少持續出現6個月。此6個月期間一定要包括至少一個月(或成功治療者,略少於一個月)符合診斷準則A(即活躍期的症狀)及可包括前驅或殘餘期症狀期。在前驅或殘餘症狀期間,困擾的徵兆可能只表現負性症狀或是二項或更多項列在診斷準則A的弱顯性形式症狀(例如怪異的信念、不尋常的感覺經驗)。
4.因為以下原因之一排除情感思覺失調症和鬱症或是雙相情緒障礙伴隨精神病症狀者:1)活躍期症狀沒有同時出現鬱症或躁症發作中,或2)假如情緒障礙症發生在活躍期和殘餘期的期間僅佔一小部分。
5.此困擾不是起因於一種物質使用(例如成癮藥物或醫藥)或另一身體病狀的生理效應。
6.如果有自閉症類群障礙症或童年期間發作的溝通障礙病史者,只有在除了思覺失調症其他必要症狀外,又出現明顯的妄想或幻覺至少一個月(或成功治療後略少於一個月),才可額外下思覺失調症的診斷。

解離性失常與思覺失調症不同之處:

本質上

解離性失常會涉及不同人格的轉換,但思覺失調症則是精神或認知狀態上的異常。
遺失時間

解離性失常分裂出的人格之間知道彼此的存在,也有一些情況,人格之間並沒有察覺彼此的存在,這會導致嚴重的「遺失時間」現象。通常在此分裂現象開始時,原本的人格(即未產生多重人格前的人格,或稱主人格)並不知道「他們」的存在,所以即使患者發現自己的記憶有截斷的現象,也無法知道自己已有多重人格,也有一些嚴重的病例,主人格甚至「沉睡」十多年。

而思覺失調症患者一般意識清楚,所以不會有消失記憶等情況的存在。
治療方式
解離性失常

雖然解離性失常不存在「治癒」,如果病人持續投入,長期治療仍非常成功。有效的治療方法包括談話治療或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催眠治療、及藝術或運動療法的輔助療法。因為通常解離性失常的症狀與其他疾患共同發生,如焦慮及憂鬱、解離疾患,而可能使用相同藥物治療。還有一種可能根治的方法則要花費不少時間,主要是在多重人格中

找出一位熟悉所有人格的內在人格,通常為「內在自助者」,讓其成為核心人格,且讓各種內在人格互相對談而認識其他人格,然後找出性格上相似的人格率先整合,從而逐步削減內在人格後整合為一,但即使治療成功,也可能因外在壓力,造成人格再次解離。
思覺失調症

由於思覺失調症的患者,他的思維認知、邏輯推理、自覺反省能力都沒有失去,治療多以心理開導為主,與家人分享自己的憂慮,可令自己減低抑鬱,也可用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主要作用於減輕症狀帶來的緊張、不安及困擾。而在症狀未完全受到控制前,有些患者會感到困擾和沮喪;擔心自己不能治療,以及不知如何去面對未來的日子。在這關鍵的時候,家人和朋友應該給予支持和鼓勵,協助他們面對難關,戰勝疾病。

資料來源:
思覺失調症DSM-5診斷準則
從「多重人格」到「解離身份疾患」,反映了精神動力論的失勢?
人格分裂 VS 精神分裂 小朋友會想像一個朋友在身邊?
解離性失常與精神分裂的比較
維基
維基

留言

  1. 以下是個人的見解,說的不好不對之處,請多多指教
    思覺失調症,當病患長期處於生活壓力,而生活中,病患最在意最希望的,突然感到毫無希望,徹底絕望時,人的大腦存活意識,為了讓個體存活減低痛苦而做出的變化,造成了此症,每個個案及生活環境不同,思覺失調症的狀況和嚴重性也有異

    回覆刪除
    回覆
    1. 訪客您好:
      感謝您用心閱讀文章之後的指教與分享,關於此部分的知識,我們會再努力去研讀和了解的。

      刪除

張貼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