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心理學---道歉【頻繁的道歉是否會變的廉價?】 2019 10月號



一、撰文動機
我在大學的生活中常常因為衝動,就接下了很多工作。答應人的事情也不是說臨時不做就能不做,最後就硬著頭皮扛下這些工作。結果接了太多工作,一下忙東,一下忙西,到最後很多事情都處理不好。因此常常向一起工作的夥伴們道歉,漸漸的,演變成了一種習慣。在一個沉澱自己的晚上,腦袋浮現一個想法我這樣一直道歉,大家真的願意接受我的道歉嗎?」、「我的道歉會不會因為過於頻繁而變的廉價?
腦袋浮現了這些問題,我開始對道歉產生了興趣。

二、撰文方式
本文將用道歉的動機、策略、合作原則與禮貌原則還有榮格的人格面具解釋道歉行為。

三、道歉的動機(為甚麼要道歉?)
我們認為道歉大致能分成三種類型
一是已成習慣,無意識的道歉。像是球類競賽時,自己失誤時,向隊友說聲我的錯就屬無意識的道歉,這類道歉發生的情境是較頻繁的,此類道歉的價值就像是口頭禪一樣,強度不強
二是有意識的道歉,意識到自己真的做錯事時,向對方屈服,請求受冒犯者原諒自己的道歉;
三也是有意識的道歉,不過這是因為自己的內心不安,為了讓自己心裡好過一些,安慰自己的道歉。

四、道歉的策略
道歉的策略有以下14種:
1.表達後悔(我真的很後悔......)
2.請求原諒(請你原諒我......)
3.強化語詞(「很」、「非常」)
4.彌補(我會再買一杯飲料請你的)
5.理由解釋(因為我肚子餓,忍不住才吃掉你的麵包)
6.表達不是故意(我不是故意偷吃你的麵包的)
7..自我怪罪(都是我不好,沒把自己的嘴巴顧好,才會偷吃你的麵包)
8.陳述冒犯事實(我的確吃了你的麵包)
9.保證不再犯(我以後不會再吃你的麵包了)
10.承認錯誤(吃麵包是我的錯)
11.關懷(你看起來很不高興,你還好嗎?)
12.緩減
13.引起注意
14.辯護(我吃的才不是你的麵包,我吃的是我買的麵包,不是你的麵包)

上述14種策略都有各自適合使用的情境。
值得一提的是,越繁複的道歉,越能提高受冒犯者原諒的意願,降低怪罪對方的情緒。
如果真的很希望讓對方原諒自己的話,就盡可能的運用上述的道歉策略把道歉的句子拉長吧(沒,開玩笑的)

五、合作原則與禮貌原則
向他人道歉時,最重要的是讓對方「聽的懂」你想表達的內容,才可能了解對方的想法。若無法讓對方理解你真正想表達的想法,即便你用了再多的道歉策略,都沒辦法獲取受冒犯者者的原諒,以下會提出四項「合作原則」與六項「禮貌原則」。在向受冒犯者道歉之前,不妨透過這幾個原則,好好審視自己的道歉合不合宜。

Grice(1975:24-40)認為人與人之間為了溝通的共同目的,會遵守以下四項合作原則
1.數量準則(maxim of quantity)說者針對交談的目的,提供足夠的資訊量,但不提供多餘的信息。
2.質量準則(maxim of quality)說者不提供非真實或是缺乏證據的話語,及不欺騙、不隱瞞。
3.關聯準則(maxim of relation)說者僅提供與話語相關的訊息。
4.方式準則(maxim of manner)說者談話時,避免艱澀難懂的話語或歧義句,使談話內容簡要且有條理。
使用合作原則可以提高語言交際的效率,因說者的話語內容直接不拐彎抹角,聽者不需要推理,即可理解說者的語義。

Grice提出合作原則後不久,Leech(1983:15-17)就針對合作原則的不足(未說明使用原因、語義與言外之力等影響),進一步提出了「禮貌原則」。幫助雙方在溝通的情境下,維護雙方的平等和友好關係,禮貌原還能細分為以下六種準則:
1.得體準則(tact maxim):使他人受損最小,受惠最大。
2.慷慨準則(generosity maxim):使自身受惠最小,受損最大。
3.讚揚準則(approbation maxim):盡力縮小對他人的貶損,誇大對他人的讚揚。
4.謙遜準則(modesty maxim):盡力縮小對自身的讚揚,誇大對自身的貶損。
5.一致準則(agreememnt maxim):盡力縮小自身對他人的分歧,誇大自身和他人意見的一致。
6.同情準則(sympathy maxim):盡力縮小自身對他人的反感,誇大自身對他人的同情。

禮貌原則的層級較合作原則高,必要時甚至可以犧牲合作原則
ex:不想跟騷擾自己很久的男生繼續談話的時候,可以欺騙他說自己要去洗澡或睡覺了。(就是俗稱的洗澡卡與睡覺卡)
雖說犧牲了合作原則中的質量準則,但既可以保全對方面子,也能維持雙方的關係。


六、用榮格的「人格面具」解釋道歉行為
人類是群體動物,經常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中遊走。人們會戴上人格面具(persona),即在各種不同情境中與他人應對的方式,用來適應不同的環境(群體),以利個體的生存,提高個體的生存率。
不過,人格面具並不是完美無瑕的,當個體自我過度認同於自己的人格面具而以人格面具自居,此現象稱為「膨脹」。面具的膨脹是因為長時間扮演特定角色,把自己跟人格面具混為一談,進而迷失原本的自己。
從人格面具的角度來看,當一個人認同「是一個好人、是一個好學生」的人格面具時,為了維持「好人面具」,就會避免做出與其相違背的事情。又因為認同了「好人面具」,所以需要用道歉來維持好人面具。不過在此同時,他可能也會感到難受,又因為頻繁的道歉陷入難受與道歉的惡性循環,這是最不樂見的情況。
若是自身犯了錯,我們就必須好好正視、反省自己,做錯就道歉並改過。為了避免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要記得你是可以原諒自己的,不要再讓自己陷入這種循環了。

七、撰文心得
在準備這篇文章的過程,我又陷入了不斷向他人道歉的漩渦之中,不過在這些文獻與跟其他三位共同編輯者的討論中,自己也學到了好多在道歉時可以做得更好的方法。只要是人,沒有一個不犯錯的。希望這篇文章能帶給讀者們一些不太一樣的東西。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頻繁的道歉是否會變得廉價?」。我覺得是會的,我覺得道歉會變廉價的原因是因為,受冒犯者一直聽到重複的內容,卻看不到道歉者的反省與改變。如果有讀者也是正處於必須向他人道歉的階段,不妨再回去多刷幾次文章,試著將自己最真實的想法傳達給對方,並讓自己做出一些改變,避免進入「道歉漩渦」,或許能重新修復你跟所重視的那個人的關係,甚至變得更好。

八、資料來源

吳婉綺 <現代漢語道歉言語之語用策略及語言形式-以台灣地區為例>(Apologies of TaiwanPragmatic Strategies and Linguistic Structure)

張玉芳 <華語道歉策略的差別效應研究>

林子喬<變形人-多重自畫像:林子喬創作論述>(MetamorphoseMultiple Self-PortaitsCreation Description)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