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心理學 《現在的你,找到目標了嗎?》 -2020年11月號



現在的你,找到目標了嗎?

  一位教授的生涯記錄

    為了完成這次的文章,我們訪問了一位教授。說起這位教授的經歷,可是比平常人多繞了很大一圈,才真正的找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就讓我們來聽聽,究竟是甚麼契機?讓一個人勇敢的去追尋自己的夢想,讓夢想化為目標,讓目標成為現實。

    民國71年時值18歲的他,應屆考上會計系,大學四年過去,畢業後在證券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工作不久,發現自己並不喜歡如此呆板的工作。「比起查帳、事務性質的工作,我更喜歡的是人與人之間心的互動。」他說。於是他開始著手改變未來的行動。離職後的一年,他回到老家一邊種田、同時準備學士後的教育學程考試;一年後他上榜了,但這只是夢想中的一部分。

    修習完教育學程且通過教師甄試的他,到了國小教書,但他並不滿於現狀,而是先後考上了教育所、心輔所以及輔導研究所博士班。在我驚訝於這位教授的求學生涯時,他笑著說:「雖然來到大學的起步比別人慢,但我認為年齡不是問題,只要有這樣的興趣,只要能力足以到那邊,隨時你想要到那個地方,當然就沒問題!我在十年中念完研究所與博士班,也很慶幸自己來到嘉義大學輔諮系。」我很欣賞、佩服這位教授的勇氣,也想起了過去讀過,我很喜歡的一首詩中的一段話:在命運為你安排的時區裡,一切都會準時。(You are very much on time , and in your time zone destiny set up for you.)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

    看到這裡,我想許多人都有跟我相同的疑問:「這位教授怎麼會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呢?」他告訴我,在小時候家境貧窮,父母經常遭受鄙視、屈辱等諸多不平等的對待,他想維護家庭受到該有的尊重。而這份心情是如何昇華成願意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甚至在他的家庭教育中,讓孩子了解尊重弱勢、平等的信念,他也無從得知。我開始好奇人的夢想是否會受到家庭的影響,他說:「如果是來自於一般正常和諧的家庭,難免會因父母期待你成為一個怎樣的人,而去順服或背道而馳;但如果本身家庭有一些議題如:單親、貧窮等……那人生問題不在家庭,而是由議題所衍伸出的。」我認同這個說法。

    他知道自己並不是在畢業後進入職場才突然找到自己的興趣的。回憶他的求學生涯,國中時獨自一人北上,寄宿在台北的舅舅家,他認為那是一種虛榮心、不夠務實的表現,是一種對大城市的嚮往。直到高中,才發覺自己總是過的渾渾噩噩的,一直到升上高三,對於升學這個問題,從感覺事不關己到發現自己是應該靜下心來看書,好讓自己能夠考取大學。(民國71年聯考錄取率不到四成)

    住宿在校的他,每天清晨六點起床到學校圖書館讀書直到升旗時間,放學後去圖書館讀書到晚上九點,回到宿舍後洗完澡,繼續念書到十二點。回憶起這段往事,他甘之如飴,是為了讓自己、讓家人能受到尊重。

    上了大學後的他,為了檢視自己內心的想法,他加入了學校的服務性社團,受到社團內成員多是義務張老師的影響,因而接收許多小團體、探索活動的經驗,他說:「原本對會計有興趣,但逐漸將焦點放在社團,透過社團獲得歸屬感,也因此荒廢了課業。」有得必有失,這幫助他找到自己真正想從事的志向助人工作。他笑著說:「我的大學是『主修社團,選修會計』。」

    在訪談的最後我詢問教授一個問題:「若始終未發覺自身興趣時,該怎麼做比較好?」這位教授鼓勵多參與社團,因為在社團中能學習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企劃、溝通與協調能力,去奠定自己的基礎、訓練就業能力,若能加上自己感興趣的學科,那在未來職場必能更加順利、無往不利。他說:「大學生若一直聚焦在讀書上是很可惜的。」

    這位教授的求學生涯從國小開始到博士班畢業共念了二十六年的書。他認為自己國高中、大學這十年,並未好好的認識自己,於是用了碩士、博士班的十年將他補回來。回首過去的自己才發現走了許多冤枉路,但當初的自己又怎麼會知道呢?在那個年代並沒有所謂生涯輔導、生涯規劃的課程,如果能及早去了解自己的志向、去探索自我、職業相關類別,才會有清楚的路徑可以走。至於會不會走到一半又回頭呢?這是有可能的!因為人都是在改變的、是流動的。可能慢慢的認清這並不是自己所要的,於是改弦易轍,選擇別條路走。

    在接下來的段落中,我將會介紹幾個有關選擇、生涯、目標的理論與文章。首先,一起來看看Marcia對於「自我統合」這件事的看法吧!

 

  Marcia的自我統合兩種類型四種狀態

    「自我統合」這一詞源自於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在高中公民課本中就曾出現過,理論中提到,人生的第五階段­—青少年期(1218),主要發展任務即是「自我統合」;如果此階段發展不良,則會導致「自我混淆」。自我統合的概念簡單來說是指:我們試著將與自己有關的多個層面統合、組織起來,這些層面可能是興趣、才能、志向等等,將其整合使自己成為一個完整的個人(或稱個體)(Theories of Personality,p.186)

    Marcia延續Erikson的理論,將自我統合分成兩種類型與四種狀態,兩種類型分別為「成功統合」與「失敗統合」,某些文章中會翻譯為「認同成功」與「認同失敗」(陳嘉陽,2012),藉此表示個人擁有對於未來的自主性,及有能力為自己做決定。四種狀態為定向型認同、未定型認同、迷失型認同與早閉型認同,在這篇文章中我僅討論定向型認同與未定型認同,若對Marcia的理論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閱讀文章末的參考文獻資料。(Marcia,1996,1980)

    屬於「成功統合」的定向型認同(identity achievement),代表個人已經歷過自我認同危機,且對未來有發自內心的承諾,能自主、自由地追尋目標,使自身完全的投入其中。處於此狀態的個人較穩定且關心現實,能因應各種不斷改變的環境需求,是我們一生追尋的模範。從上述對於定向型的解釋來剖析Marcia對於自我統合的理論,Marcia將其分為兩大要素:危機(crisis)承諾(commitment),關於未定型認同,我將用這兩要素來說明。

    未定型認同(identity moratorium)的個人,在理論中是最接近定向型認同的。處於此狀態的個體,正經歷自我認同危機,且嘗試找尋自我認同,他能夠明白自身所處的現實環境因素,對於自身卻未充分了解。好比如國、高中時的職涯試探,青少年能體驗不同的職業工作與價值理念,卻對自身未來感到迷惘,難去定奪志向應該何去何從。在此狀態的個人擁有較高的創造力,但對於選擇時更常猶豫,也容易感到焦慮。若能適當找尋相關管道,如輔導室能進行更深入的職涯試探、生涯規劃等活動,將有更大機會使自己挖掘出生命的方向。

        許多人都害怕自己在未來找不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但你是否曾想過,或許並非是你找不到志向,而是自己擁有太多的喜好、興趣,讓自己無從做決定,導致自己一直無法有一個確切的目標呢?

        在接下來的文章,我將介紹一個新穎的詞彙:「多向分化潛能者」(Emilie Wapnick,2017)

 

  多向分化潛能者(Multipotentialite)

在開始閱讀這段時,講者請聽眾思考以下這兩個問題。

「你長大後要做什麼?」「當你第一次被問到這個問題時是幾歲?」

 

        這是Emilie WapnickTED演講〈沒定性是種優勢:為何某些人沒有一個真正的天職〉上開場的問句。在影片中多數人都曾被問過此問題,更令人驚訝的是,多數人在三至五歲就面臨須思考此問題的處境,但在當時卻連小學都還未就讀,更不用說對於職業的多元性與「生涯」的概念是多麼的懵懂。

        讀到這邊,也許有些人對於上述的問題開始感到焦慮、不安,可能是因為在此閱讀文章的你也發覺自己似乎尚未找到志向。許多大人在孩子小時候問他們這個問題時並非想得到一個確切的答案,而是想得到一個「有趣」的答案,但在幾十年後,這個問題卻仍然深植在高中生、大學生的腦中,使許多人感到困擾。你是否想過,在這問題的背後潛藏著一個既定的結果每個人都要有一個志向、一個自己能終生奉獻的工作。

        引人省思的是,是誰告訴你同時做許多工作是不對的事情呢?答案很簡單,是文化。在小時候我們同時做許多事情,如一邊聽音樂一邊看電視、手上拿著晚餐、手機還在進行還沒結束的手遊時,我們的父母就會說:「OO不要同時做那麼多事情,一次專心做一件事就好。」或許這個例子有些誇張,但我想表達的是這個社會給予我們太多的框架,以至於當我們做出框架外的事情時,就會認為自己不正常,覺得自己應該像其他人一樣。

        也許你曾經有以下這種經歷:對某件事物熱衷、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某個階段後開始厭倦、轉向對新的事物熱衷。Emilie Wapnick表示這是每個多向分化潛能者共有的經歷,或許你曾對自己此種行為模式感到焦慮,但別緊張,這是一件好的事情。就如同在第一段末教授鼓勵我們多參與社團活動,以獲得不同的經驗,當你熱衷於不同的事物時,同時也在為自己增加多種不同的知識、經驗的累積。Emilie Wapnick說:「追求你感興趣的事情並非浪費時間,就算最後以放棄收場,你也可能透過沒有想過的方式,將那些知識應用到完全不同的領域。」

        多向分化潛能者擁有一般人較少擁有的能力結合不同的想法、快速的學習新知、強大的適應力。因為他們擁有多種經驗,相較於單獨聚焦某項專業,他能將兩者看似毫無關聯的技術或想法結合,創造出新的事物。能將過去學習的經驗用在學習新的事物,而不需從頭開始,也能較快的適應社會變遷。創新為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能力,而多向分化潛能者必然擁有這項能力,如果讀到這時,你發現自己屬於這一種人,那恭喜你不需再被過去所框架住,但若不是,也不用灰心。

        「擁抱你內在的天性,如果你內心深處是一個專家,那就設法專精於此;如果你是一位多向分化潛能者,擁抱你所擁有的多種熱情,跟隨你的好奇心,探索其中的交會處。擁抱與生俱來的天性,會讓你擁有更快樂、更真實的人生。」—Emilie Wapnick

    在此段落中曾提及文化對於我們的影響有多麼深遠,在下一段落我將更加深入的來談關於東方與西方之間的文化差異,是如何影響兩個不同文化的人對於目標的決定。


  從東西方文化差異來看目標的抉擇

    當我們談到東方與西方的文化差異,不免會想到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若從此方向作為出發點,更可聯想到一般人常有的刻板印象:美國的父母教導孩子要盡早學會獨立,中國的父母卻教導孩子長大後要孝順父母,不能離故鄉太遠;又如東方人什麼都要管,連鄰居小孩的成績也想知道,西方人卻總在強調以「我」為主,不要太過拘束於別人的想法。

    關於文化所能提及的面太過廣泛,在此段中我將以家庭教育與教育體制兩個面向來討論。首先來說說東方與西方父母在家庭教育上的差異,在東方華人家庭的觀念中,家庭就是生活的重心,也是屬於自己的避風港。東方人在做決定時總會將家庭背景、父母價值觀等納入考慮的因素之一;反觀西方歐美家庭的觀念中,孩子從小就得學會獨立,長大後能自己生活,父母所教導的是如何面對、擁有、享受自己的人生,時常給予孩子接觸不同環境與獨自解決困難的機會。兩者的家庭教育都不完美,東方教育的缺點在近年來愈加明顯,許多新聞中父母總將照顧的責任攬在自己身上,能為孩子做多少就盡可能地去做,因此養出令人頭痛的「媽寶」;而西方教育倡導自主、獨立,某些時候會轉變成過度放任、管不動的情況,因而有許多青少年吸毒、槍擊案等新聞經常被報導。

    而談到教育體制,這個一直以來備受重視的議題。我們既可以說是文化影響教育體制,也可以說教育體制影響文化,雙方是互相關聯的。西方文化重視個人發展,不讓學生花費太多的時間在課業上,以丹麥為例,雖然學費全免,但在2018年卻只有四成左右的學生選擇上大學,這在臺灣人的眼中令人匪夷所思,因為對於我們來說,上大學是必要的選擇,臺灣社會拿到大學文憑只是基本。為何會導致此種現象呢?臺灣教育從小學到大學愈加重視名次與成績,下課後總是直奔補習班,在所謂「菁英教育」環境下造就的卻是填鴨式教育、死背的讀書方式,讓臺灣社會上的每個人愈加相近,使得學生獨立思考與創造的能力一年比一年退步。反觀丹麥教育所倡導的是「平等」,不管是哪種工作薪資差異都不大,而學生也接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與興趣」的觀念,並不認為一定非得要當醫師、法官才有地位,才算成功。也因此丹麥學生在創造力與幸福感上都遠高於臺灣的學生。或許這樣來看丹麥的教育、社會制度遠比臺灣好上許多,但我並不能以丹麥代表整個西方國家。事實上,西方教育雖一致地鼓勵學生自主,但在自主的環境下不免會使有些學生的學習動機低落。

    到這邊,或許有些人開始好奇,不是在談目標嗎?怎麼突然開始大談家庭教育、教育體制了?請你回想在過去的成長經驗中,是否曾經歷如同上述所說?被升學主義的環境壓得沒有時間去思考自己的志向,或是父母總要求你先把書念好,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當要為自己大學的科系做決定時,拿以後畢業沒有工作來壓你,讓你覺得讀社會、藝術相關科系會沒出息,只有選擇理工科、醫科,未來才能生存。或是在選擇工作時為了考慮未來能否有足夠的經濟供養父母、扶養子女,而將自己嚮往的志向放棄。若你曾經歷過,可能在你未來的人生中便無法擁有快樂,也尋找不到意義。而這都是在此種文化、社會、教育體制因素下的產物。

在這文化下的我們並非無法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還記得一開始我們訪問的那位教授嗎?雖然經歷的時代不同,但同樣在臺灣這塊土地上受教育,同樣地被升學壓力所困的他,就算在發覺自己不喜歡這份工作時已經出社會了,但他仍有勇氣改變自己的人生。因為,每個人都握有自己人生的選擇權,都有決定自己人生的使命。


  從存在主義看待人生

    在讀過教授的生涯故事,認識Marcia的自我統合理論、Emilie的多向分化潛能者與比較東西方文化後,或許讀者你還未察覺到自己的價值觀或志向,這也無妨。在上一段末我寫到,每個人都有選擇權。

二十世紀萌芽的存在主義中談到:「選擇自由本身就是不可避免的,當我選擇時我便開始創造我自己的世界。」可能有些人對這句話感到懷疑,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在做選擇,就像是你在這當下選擇閱讀這篇文章。也許你未覺察自己正在做選擇,但選擇是無所不在的,並不會因為你沒有意識到而使它消失。那這跟我們的目標又有什麼關係呢?每一次的選擇都可能影響到你的未來。我們來看一個情境:「會考成績公布,明天要填志願了。老師發下填志願序的表格讓你回家填寫,爸媽在拿到單子當下就幫你填下第一志願的高中,但其實你想要讀的是高職。」這簡短的情境每年都在發生,但卻很少人選擇為自己做主。有些人在上了高中後才在埋怨當初不該聽父母的讀高中,但其實最後在學校電腦送出志願序的卻是自己,在那當下你可以為了自己選擇自己心中的第一志願;在前一天晚上你可以選擇跟父母坦白,就算你可能會挨罵,但至少你選擇為自己的未來負責;上高中後發覺自己不適應也可以重考。 在我們文化的思維中,沒有如期升學就是不正常的,使得許多人在一次又一次放棄選擇的機會後悔恨、抱怨,但就如第一段中所說:「在你的時區中,永遠都是準時的。」

「當一個人放棄了選擇的自由,如同放棄了自己的未來,存在的意義就此終結,直到你重新找回選擇的意義。」一個人存在的意義是投射於未來的,每個人生命的意義都是由自己給予,而非透過他人。可能有人對此懷疑:「那是否表示我沒有一個既定目標時(如高職),我的存在就不具意義呢?」並非如此,或許你現在有一個夢想(如當畫家),那你需要透過許多長期、短期目標將它具體化(如考上美術系),而目標便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選擇來達到。當你沒有一個確切的夢想、志向時,也要賦予當下每一個選擇意義,而非渾渾噩噩的過生活。

「不管你現在處於人生的哪個階段,假如你已經找到自己的目標,那就持續的前進;若你尚未發覺自己的志向,也要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有能力為自己做什麼準備,讓自己活得有意義,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你在此時做出的每個決定,會在未來的何時回報給自己。」-筆者。

 

 

推薦影片:

-沒定性是種優勢:為何某些人沒有一個真正的天職(TED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無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This Ceazy Heart)

推薦書籍:

《沒定性是種優勢:獻給還不知道未來要做甚麼的人》(Emilie Wapnick,2018)

《熱情人生的冰淇淋哲學》(Margaret,2020)

參考資料:

-人格心理學(Theories of Personality)(雙葉書廊)(2017)

-諮商與心理治療 理論與實務(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雙葉書廊)(2016)

-Marcia的自我統合理論

http://163.28.84.216/Entry/WikiContent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https://www.ettoday.net/

 

 

 

 

 

留言

熱門文章